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90年后的赶考

发布:2011-07-01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编者按:中流击水90载,与时俱进立丰碑。
    90年,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创建人民幸福的伟业;90年,中国共产党开创时代,唱响民族复兴的赞歌!
    历史已经证明:唯有坚守信仰,才能战胜艰难不低头,抵抗诱惑不屈膝;唯有坚持真理,方可于黑暗中觅曙光,于曲折处求自强;唯有弘扬民族精神,才能薪火相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永远铭记:为了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年轻的生命铺就民族复兴的道路;为了新社会,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家,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挥洒青春和热血;为了奔小康,共产党人解放思想、艰辛探索,在致富路上书写下为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
    星移斗转,岁月如烟,但奋进的精神不灭,昂扬的斗志不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依然需要理想信念的光照,需要思想理论的创新,需要民族精神的张扬。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半月谈编辑部特别推出大型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90年后的赶考
\
    文/苏北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创立丰功伟绩;90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抖擞精神,又已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从上海石库门点燃革命星火,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从西柏坡走向京城,实现革命到执政的转变,到新世纪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圆就现代化百年梦想,中国共产党人一路风雨,一路进击。
    如何继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昂扬的民族精神,去凝聚、去引领人民大众,去奋斗、去赢取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同样的主题,相似的考卷,依然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一)
    我们已经深入市场经济,如何继续高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飘飘红旗?
    从革命建设转向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大众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获得,启蒙的是亚当·斯密描述的自利利他,显现的是经济成分、社会结构、价值选择的开放多元。于是,利益取向,财富追求,物质享受,一一被舆论正名。无疑,这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这种追求和启蒙无度的外溢和泛化,也引发了社会伦理的深刻冲突,浮现出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多年来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钟摆,也在迅速摆向另一个极端。一些曾经的崇高,往昔的神圣,突然间被祛魅、被颠覆,被商业经济和利己主义肢解得一地碎片。于是,我们看到了社会生活中物质化、功利化的日益风行,社会意识中财富欲求、金钱崇拜的急剧膨胀,看到了权贵市场经济的乘隙而生、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攫取和权力腐败现象的日益弥漫。
    缺失道德伦理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不健康的;丧失理想信念的民族生存,是很难有前途、有尊严的。听一听德国哲人韦伯100多年前对他的祖国的忧患吧。当时的德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经济迅速发展,甚至直逼美国,上上下下弥漫着踏踏实实过好日子的市侩心理。而韦伯却偏偏说德国处在最危险的关头,他说,在一个民族从衰落到崛起的过程中,这种混日子的精神、市侩哲学、所谓的自由主义使得他们坐失良机,难免最终两手空空走向黑暗。今天,我们听来依然有戒惧之感。
    共产党人如何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始终站在历史和精神的制高点上,用理想信念激发民族精神,召唤起人们对心灵深处钟声的回应,对远方天际风景的向往?
    我们自应看到,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没有改变,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依然飘扬:解放思想,奋然前行,将理想信仰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扬中华文明,焕发时代精神,永续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在风险考验关头,挺身而出,勇于牺牲,传唱永远高亢的为人民服务之歌。
    同时,我们还当保持清醒:如何在社会变革的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传统的理想信念也应在未来憧憬的展现中、现实社会的变革中,不断得到新的滋养和润泽,获有新的生机和魅力。如何在意识形态的转换、现代文明的转型中,建设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的构想已经提出,需要跟进的是生发清晰丰满的价值内涵,融入现代文明的建设进程,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如何在价值取向的多元、物质利益的凸显中,强化党员意识?“共产党员”的称号,不是一种特权,也非一种资本。它展示的是一个标杆,闪亮的是一重境界。无论危急时刻,还是日常生活,都要让人民群众从每一声“我是共产党员”的召唤和呼喊中,看到身边挺立的形象,感受温暖雄厚的力量。
    (二)
    我们已经进入权利时代,如何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亲密联系?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维、理念和视野;市场经济,空前地强化了社会的自主性、竞争性和流动性;网络空间,为每一个人的意见表达、政治参与,搭建了更广阔、更自由、更便捷的平台。公民意识在普遍觉醒、快速生长,公民权利在日益凸显、不断拓展,民主法治的进程在加速。由此,我们进入了权利时代。
    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也要看到政治生活中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官僚主义、家长作风严重,代替人民当家作主的心理根深蒂固,与民争利、暴力行政不断,漠视群众诉求、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多有发生。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认清手中权力的本源,没有摆正掌权执政的位置。
    民众对执政者也有了新的期待。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追求公民权益;不仅看重经济增长,而且看重社会参与;不仅重视整体利益,而且重视个体发展;不仅注重生活诉求,而且注重精神满足。
    如何在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中,在“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的警醒中,在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的需求和期待的满足中,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权力观,以改革的思维,开放的襟怀,提出了创新的思路和科学的构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一政治宣示,便是明确的导向。只有充分体现广大民众意志的政治才是真正民主的政治,只有切实尊重人民民主权利的政党才是人民拥护的政党,只有不断丰富和深化人民当家作主多种实现形式的政治制度才是代表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制度。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加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与社会体制改革互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实践已有积极的探索,我们还当不断前进,努力创造自由平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自然,这都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进行。
    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积极转换角色,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促进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变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格局,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加强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自治;创新社会管理路径,整合基层资源,拓展公共平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如何顺应权利时代的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以中央明确的政治宣示和科学的改革理念,去凝聚社会共识,深化顶层设计,加快改革进程,从而充分地激活社会实践的能量和活力,为新型党群关系的构建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奠定更为深厚的根基?我们还须攻关,还须赶路。
    (三)
    我们已经行进中国道路,如何继续坚守社会主义共谋人民幸福的价值指向?
    钦羡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震惊国际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经济强劲拉动全球复苏的领跑效应,世界在热议、推崇、探讨中国模式。我们不必陶醉于中国模式的创造,但应当清醒于中国道路的行进。
    在中国道路的开辟中,我们获有了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经济总量的世界第二,这是国人的骄傲。同时,人民富裕水平、人均产值占有,依然是发展的短板。对此,有一些理论解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有一个著名的“倒U曲线”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往往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使得收入差距拉大;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就会兼顾到公平,收入分配又会趋于均等。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表述,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其实,这些结论揭示的并非是必然规律,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政策选择和发展模式。
    显然,中国道路需要继续开辟,发展转型已是迫在眉睫。同时,不可须臾忘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向和引领。我以为,这一指向和引领就是“人本”(以人为本)、“平等”(社会公平)和“共享”(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多年来传统发展的思维、单一GDP的取向,已经付出了生态破坏、资源浪费、贫富分化、社会冲突的沉重代价,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主体,把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
    坚持“社会公平”。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不仅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保障发展机会的公平,公共服务的均等,上升通道的畅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尤其要关心贫困人群、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权益维护和尊严幸福。
    坚持“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共同富裕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发展进程。这些年来,为了追求这一目标,推进这一进程,人们首先提出了“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随后,人们进一步提出了“一次分配既要讲效率,也要讲公平”。其实,我们的思维还应有所深化,有所超越。生产决定分配,民有决定民享。实现共同富裕,首先不是一种分配方式,而是一种产业导向,一种资源配置,一种开发模式,一种经济格局,一种发展文明。
    庆祝伟大的节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心头涌动的不仅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喜悦,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豪情,更有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清醒,拒腐防变永葆青春的忧患。人民的选择,党的先进,都非一劳永逸,也非一成不变。“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坚持党的领导不可动摇,加强党的建设尤为紧迫。
    踏上赶考的新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倍加珍惜历史传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倍加珍惜人民倾注的真诚信赖和深切期待,倍加珍惜时代展现的和平环境和发展机遇,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去继续汲取,从世界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去继续拓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富、发展中去继续提升,迎接新的改革的进击和精神的洗礼,努力向人民、向时代、向未来交上新的完满的答卷。
    (选自《半月谈》2011年第12期 文/苏北)


    阅读了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每日时评:纪念建党90周年之民族精神篇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3 http://www.gdgwy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