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申论指导:走出申论三大误区
根据《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申论是广东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广东公务员考试网(www.gdgwyw.net)特总结一系列2012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类文章供考生参考,帮助考生进行申论备考,考生可结合《广东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复习。
考生在备考中对申论还存在一些误区,为了帮助考生正确复习,针对这些误区提出实用的解决办法,引领考生走上复习正轨。
误区一:申论就是写作文
有很多未接触过申论的考生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在复习的时候仅仅专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申论确实有作文题,而且作文题所占申论分值的比重很大,但是用“写作文”来概括申论的考试目的和考试形式是偏颇的、不全面的。孔子曾经说过:“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此给申论“正名”十分重要。参加过申论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考试时会给每个人发一个试题本、一张答题卡。试题本上写有“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注意事项”,这些明确说明需先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根据作答要求进行作答。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考试形式呢?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有关申论部分的表述: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大纲的第一句话很重要,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这句话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申论考试是一个能力素质型考试。具体来讲,申论测查的是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机关工作当中,不免需要按照领导的要求根据一些给定资料来做一些文案工作,或者向领导提出书面建议,或者总结要点出来供领导审阅。如果成为公务员,刚开始从事的最多的就是文案工作,而文案工作需要一种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
这仅是一种能力的例子,其他能力亦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在模拟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是一种通过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这种形式,来测验大家的基本能力是否符合机关工作要求的考试。这其中当然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所谓的写作文,但是又不仅限于此。
误区二:申论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
第一,申论是有标准答案的。申论是主观题不假,但是主观的东西也要用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申论考试除作文题以外,都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作文题之外的几道题,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观题中的客观题”,有标准的得分点。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踩点”意识。而作文部分没有标准答案,文无定法,无法统一,但是它也会根据文章的观点、论证、论据、语言、结构等因素把作文分成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四类文几个档次。
第二,申论阅卷是有基本规则的。申论阅卷的基本规则,大家需要了解。其中对大家作答有帮助的主要有两条:第一个叫无纸化阅卷。无纸化阅卷,顾名思义,即将考生的试卷扫描到电脑上,阅卷老师审阅电子试卷。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用考试规定的签字笔规范地书写在答题格里,字迹要清楚,书写要整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纸上每小题的格子数目和题目中的字数要求是一致的。如果作答要求规定字数不超过200字,那么答题纸上就根本不会给你201个格子。作文题有时候会多给一些格子,但是如果写错一段话,格子还是不够用的。所以答案的书写一定要控制在字数规定的范围内,不要超出格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修改。第二个就是阅卷人有规定的阅卷时间。就国考作文题而言,要求字数一般是1000到1200字,1000多字的文章阅卷时间,熟练的阅卷老师差不多12秒,新手也不会超过16秒,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秒杀”。所以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之下,他是很难发现你的细小错误的,如果写错了一个字,这时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深呼吸,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往后面写。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修改。如果必须要改就在旁边的格子里打一个小括号,在里面把这个字改过来就可以了。
误区三:背模板可以搞定申论考试
有的考生十分渴望拥有一个万能答题模板,认为只要背一下,考试的时候直接搬上去就行了。但是申论是一种能力素质型考试,这是申论考试的革命性变化。如果说几年之前的申论考试用模板还可以应付过去的话,现在用模板这种僵化的形式去应付日新月异的申论考试,结果一定是被淘汰掉。申论考试的命题越加成熟,从材料选择到问题设置也更灵活,这种命题模式本身就是反套路的,倘若都让考生猜到,命题者的水平如何体现?从阅卷来看,现在的阅卷老师也基本达成了共识,凡是“模板化”、“套路化”的答案统统归为四类以下。仔细思考一下,申论作答需要依据材料,材料是千变万化的,套用现成的模板怎么行?只会驴唇不对马嘴。申论考试是能力考试,背模板这种投机手法是与考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大纲的能力要求里从来没有背诵能力这一条。所以,考生脑子里一定要树立起这样的意识:把模板彻底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扔了模板后,要训练自己的作答思路。思路与模板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模板是死板的,思路是灵活的。思路教的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思路决定出路,模板没有出路!无思路不会答题,有模板只会是累赘。思路是思维的过程,是解题方法和流程的优化。这种优化体现为缩短作答时间、提高思考和答题的效率。作答思路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真题,总结规律,并回到真题中验证得出的。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掌握了作答思路,你才能有效应对申论考试的与时俱进。把这个作答思路与具体题型相结合,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通过一步步的思考,把这些要点从材料中找出来,形成规范的答案。
考生在备考中对申论还存在一些误区,为了帮助考生正确复习,针对这些误区提出实用的解决办法,引领考生走上复习正轨。
误区一:申论就是写作文
有很多未接触过申论的考生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在复习的时候仅仅专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申论确实有作文题,而且作文题所占申论分值的比重很大,但是用“写作文”来概括申论的考试目的和考试形式是偏颇的、不全面的。孔子曾经说过:“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由此给申论“正名”十分重要。参加过申论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考试时会给每个人发一个试题本、一张答题卡。试题本上写有“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注意事项”,这些明确说明需先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根据作答要求进行作答。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考试形式呢?我们来看一下《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有关申论部分的表述: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大纲的第一句话很重要,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这句话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申论考试是一个能力素质型考试。具体来讲,申论测查的是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机关工作当中,不免需要按照领导的要求根据一些给定资料来做一些文案工作,或者向领导提出书面建议,或者总结要点出来供领导审阅。如果成为公务员,刚开始从事的最多的就是文案工作,而文案工作需要一种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
这仅是一种能力的例子,其他能力亦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在模拟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是一种通过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这种形式,来测验大家的基本能力是否符合机关工作要求的考试。这其中当然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所谓的写作文,但是又不仅限于此。
误区二:申论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
第一,申论是有标准答案的。申论是主观题不假,但是主观的东西也要用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申论考试除作文题以外,都有明确的标准答案。
作文题之外的几道题,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观题中的客观题”,有标准的得分点。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踩点”意识。而作文部分没有标准答案,文无定法,无法统一,但是它也会根据文章的观点、论证、论据、语言、结构等因素把作文分成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四类文几个档次。
第二,申论阅卷是有基本规则的。申论阅卷的基本规则,大家需要了解。其中对大家作答有帮助的主要有两条:第一个叫无纸化阅卷。无纸化阅卷,顾名思义,即将考生的试卷扫描到电脑上,阅卷老师审阅电子试卷。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用考试规定的签字笔规范地书写在答题格里,字迹要清楚,书写要整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答题纸上每小题的格子数目和题目中的字数要求是一致的。如果作答要求规定字数不超过200字,那么答题纸上就根本不会给你201个格子。作文题有时候会多给一些格子,但是如果写错一段话,格子还是不够用的。所以答案的书写一定要控制在字数规定的范围内,不要超出格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修改。第二个就是阅卷人有规定的阅卷时间。就国考作文题而言,要求字数一般是1000到1200字,1000多字的文章阅卷时间,熟练的阅卷老师差不多12秒,新手也不会超过16秒,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秒杀”。所以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之下,他是很难发现你的细小错误的,如果写错了一个字,这时的心理素质一定要好,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深呼吸,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往后面写。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修改。如果必须要改就在旁边的格子里打一个小括号,在里面把这个字改过来就可以了。
误区三:背模板可以搞定申论考试
有的考生十分渴望拥有一个万能答题模板,认为只要背一下,考试的时候直接搬上去就行了。但是申论是一种能力素质型考试,这是申论考试的革命性变化。如果说几年之前的申论考试用模板还可以应付过去的话,现在用模板这种僵化的形式去应付日新月异的申论考试,结果一定是被淘汰掉。申论考试的命题越加成熟,从材料选择到问题设置也更灵活,这种命题模式本身就是反套路的,倘若都让考生猜到,命题者的水平如何体现?从阅卷来看,现在的阅卷老师也基本达成了共识,凡是“模板化”、“套路化”的答案统统归为四类以下。仔细思考一下,申论作答需要依据材料,材料是千变万化的,套用现成的模板怎么行?只会驴唇不对马嘴。申论考试是能力考试,背模板这种投机手法是与考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大纲的能力要求里从来没有背诵能力这一条。所以,考生脑子里一定要树立起这样的意识:把模板彻底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扔了模板后,要训练自己的作答思路。思路与模板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模板是死板的,思路是灵活的。思路教的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思路决定出路,模板没有出路!无思路不会答题,有模板只会是累赘。思路是思维的过程,是解题方法和流程的优化。这种优化体现为缩短作答时间、提高思考和答题的效率。作答思路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真题,总结规律,并回到真题中验证得出的。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掌握了作答思路,你才能有效应对申论考试的与时俱进。把这个作答思路与具体题型相结合,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通过一步步的思考,把这些要点从材料中找出来,形成规范的答案。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